有的妈妈很疑惑:明明记得自己小时候牙齿都是自己掉的啊,怎么到了孩子这里,几乎每颗牙齿都很“顽固”,非得到牙科门诊拔牙才行呢。要是拔的晚了,还会出现两排牙齿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孩子到了5岁左右的时候,乳牙就会逐渐脱落,恒牙也会相继萌出,大部分儿童都能顺利完成这一过程。但是,却又一部分孩子出现了这样的状况:明明恒牙已经萌出,但是对应的乳牙却尚没能顺利脱落;还有一部分孩子过了乳牙替换时间,继承恒牙持续未萌,乳牙保持在恒牙列中。医学上把这一类现象叫做“乳牙滞留”,又叫“乳牙迟脱”。
乳牙滞留——常见的表现为“双排牙”,即恒牙已经萌出,乳牙尚未脱落,并排存在于口腔中。乳牙滞留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。比如儿童乳牙滞留会引起恒牙萌出方向和位置的异常,对儿童的牙齿排列造成影响;同时,乳牙滞留会影响口腔卫生,加大患蛀牙的几率。
为什么会乳牙滞留?
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,明明对孩子的牙齿健康已经很关注了,吃的比大人精细得多,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牙齿问题呢?实际上,导致乳牙滞留的原因有很多,除去恒牙萌出位置异常、恒牙先天缺失、严重的乳牙根尖周病变等原因外,当前儿童普遍存在的饮食过于精细,咀嚼不足,乳牙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刺激,也是造成乳牙滞留的重要原因。
近年来,随着家长对儿童的关注度逐渐提升,市场上相继出现了各类功能齐全的辅食机,十分火爆,很多家长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,将食物尽可能地打成汁和泥,以免孩子发生卡着、呛着等危险情况;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经过将食物打碎这种精细化的操作后,食物中的营养更容易被吸收。却不知这种对替牙期儿童的过度关爱不仅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,甚至还会产生负面影响。
怎么预防乳牙滞留?
乳牙滞留虽然会造成许多不良影响,但及时有效的处理仍可将伤害降到——小。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有乳牙滞留,应及时带孩子找口腔医生进行专业处理。对于普通的“双排牙”现象,一般会将滞留乳牙拔除,减少新生恒牙的阻力,使其慢慢复位,即便没有完全复位,也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用正畸的方法将牙齿排列整齐。而对于经过医生判断确诊为恒牙先天缺失者,在儿童时期可酌情不予处理。
为了避免发生乳牙滞留及其他牙齿疾病,儿童及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:
经常检查牙齿:一般应至少半年左右检查一次,如发现儿童乳牙无光泽、颜色灰暗,说明牙齿可能已经受到损害;若牙齿可见黑龋洞,表明该牙可能已经龋蚀,应速去医院就诊。
避免饮食过于精细:儿童阶段应经常进食较粗糙的、富含粗纤维的食物,以强化牙颌系统的咀嚼活动,增加口腔及牙齿的自洁作用,减少牙病发生率。
减少甜食摄入:儿童应尽量控制糖果和甜食的摄取量,睡前忌甜,忌含糖过久。
认真刷牙漱口:教育儿童养成早晚刷牙、饭后漱口,尤其是吃甜食后认真漱口的卫生习惯。
纠正不良习惯:教育儿童改正咬舌、咬物、吮指、舔牙等不良习惯,避免诱发牙间隙增宽、牙齿倾斜、局部开颌、牙前突等问题。
1、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更多健康问题,您可以通过以
下方式和医生取得联系。
2、网上预约,可享受免挂号费等优惠,还可优先安排就诊。